一、定级升级
江苏省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指标为:馆务建设(领导责任、经费保障、机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资源建设、整理工作、馆藏档案管理、统计工作)、基本建设(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及使用)、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及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社会服务(档案的开放工作、利用工作、利用效果)。
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指标为:条件保障(政策保障、档案馆馆舍建设、设施与设备、经费、干部队伍和机关建设)、基础业务(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料的保管与保护、检索工具编制)、开发利用(档案开放、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建设、档案资料编研、展览与社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馆藏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与网络建设)。
本目记述吴江综合档案馆的定升级过程和结果,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见本志有关章节。
(一)江苏省二级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
1988年,根据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市、县级档案馆定级升级暂行办法》的精神,吴江县档案局、档案馆确定建设“江苏省二级档案馆”的目标,规划用两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1989年5月31日,吴江县档案局、县档案馆制订《吴江县档案馆定级、升级工作实施计划》,目标为年内达到江苏省三级档案馆,力争创建江苏省二级档案馆。12月19日,吴江县档案馆定级升级领导小组成立,由陈一飞、朱锡庆、徐凤莲、仇怀耕、董扣宛、庄建勋、黄有珍等人组成,陈一飞任组长,朱锡庆、徐凤莲任副组长。12月26日,制订《吴江县档案馆一九九○年定级、升级工作实施计划》,目标为1990年上半年成功创建江苏省二级档案馆。同时向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上报《档案管理规范实施方案》。1990年11月4日,吴江县档案馆通过江苏省二级先进档案馆考评组的考评验收。1991年1月29日,吴江县档案馆获“江苏省二级先进档案馆证书”。
(二)江苏省一级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
1992年5月5日,吴江市档案局、档案馆制订《吴江市档案馆晋升省一级先进档案馆计划》。1995年2月15日,吴江市档案局、档案馆成立晋升省一级馆领导小组,组长凌锦良,副组长陈一飞、仇怀耕,组员庄建勋、翟建秋、蒋健、陆雄。10月29日,市档案馆通过省档案专家评审组评审,被江苏省档案局正式认定为江苏省一级先进档案馆。1998年12月19日,吴江市档案局成立省一级馆重新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凌锦良,副组长董扣宛、仇怀耕,组员沈春荣、陈芳明、陆雄、翟建秋、周莲、王小霞。1999年初,吴江市档案局将省一级馆重新认定列入全市档案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排出45项重点工作,分工落实到各科室和具体责任人。12月28日,吴江综合档案馆通过江苏省考评组的考评,江苏省一级先进档案馆得到重新认定。
(三)江苏省特一级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
2007年3月30日,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成立争创江苏省特二级国家档案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范建坤(中共吴江市委副书记),副组长张克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晓枫(中共吴江市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悦(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张志远(市档案局局长),成员杨志荣(中共吴江市委副秘书长)、徐卫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陆虎荣(中共吴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计新明(吴江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公室主任)、高建民(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公室主任)、何顺法(市财政局副局长)、戴培元(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陈芳明(市档案局副局长)、沈根和(市档案局副局长)、王怡(市档案局副局长)、于振华(市档案局副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档案局,办公室主任由张志远兼任。4月5日,市档案局向局内各科室印发《吴江档案馆争创省特二级档案馆目标管理任务分解表》。7月31日,市档案局向有关单位印发《吴江档案馆档案被接收单位名册》,要求有关单位做好档案移交准备工作。8月28日,市档案局向局内各科室印发新修订的《吴江档案馆档案管理规范实施方案》。同时,向全市各有关单位印发新修订的《吴江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实施细则》《吴江档案馆开放档案实施细则》。全市掀起争创热潮。9月29日,吴江市档案局向江苏省档案局呈交《关于吴江档案馆等级评定省特二级要求验收的请示》。在争创省特二级国家档案馆过程中,为保证创建工作的成功,吴江市档案局对照《江苏省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星级评定标准》,始终坚持以省特一级国家档案馆的标准开展工作。10月29日,吴江市档案局在对照省特一级国家档案馆标准自检得分115.2分的基础上,又向江苏省档案局呈交《关于吴江档案馆等级评定省特一级要求验收的请示》。12月16日,吴江综合档案馆以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特一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认定,成为全省第三家晋升最高等级的档案馆。认定组专家从馆务建设、业务建设、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及社会服务等5个方面,对吴江档案馆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综合评议,一致认为:“中共吴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档案工作,为档案馆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费保障。领导班子健全,档案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档案馆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征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档案馆基础业务扎实,保管条件比较先进。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完成馆藏全部照片的数字化处理。社会服务功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建立了现行文件中心,在为群众解决凭证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四)市(县)级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
2008年5月初,吴江市档案局决定创建市(县)国家二级档案馆。上旬,吴江市成立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吴江市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计划》。5月28日,吴江市档案局召开迎接国家二级馆测评动员大会。6月11日,吴江市档案局向江苏省档案局递交《吴江市“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申请》。18日,吴江综合档案馆以87.6分的成绩,通过“国家二级档案馆”的测评。测评意见:“近几年来,吴江市档案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档案馆硬件设施先进完备,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源建设得到有效加强,档案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档案对外开放利用功能不断增强,在制度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服务吴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服务和谐吴江建设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8月30日,国家档案局确认吴江综合档案馆为市(县)国家二级档案馆。
(五)市(县)级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
2009年5月9日,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副司长王雁宾、处长李忱到吴江市档案局指导创建市(县)国家一级档案馆工作。10月15日,吴江市档案局向江苏省档案局呈交《吴江市“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申请》。11月1日,吴江综合档案馆以97.7的高分通过市(县)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是月,国家档案局颁发“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国家一级档案馆”的证书和铜牌。
二、馆房设备建设
1959年6月1日,吴江县档案馆成立,地址在吴江县人民委员会大院内的一幢老房子内,有库房5间,办公室及档案阅览室各1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有柜子16个,架子13个;用薄纸糊窗,防止日光曝晒,库房中备有温湿度计和防火防虫设备。
1966年5月,吴江县档案馆迁至松陵镇南门蚕种场的一幢楼房内,楼下、楼上各4间。
1976年12月,吴江县档案馆迁至新建的七楼七底两层楼房内,地址在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大院内,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472平方米、接待室面积16平方米、其他用房面积32平方米,建造经费54053元。1978年,根据安全保密等要求,先后添置346只铁制档案箱。
1981年1月12日统计,馆库内共设置木橱(架)16只、铁箱432只、卡片橱1只、除湿机1台和灭火机5只。8~9月,对跑砂多、灰尘严重污染的250平方米的库房,干部、职工自己动手,完成地面现浇油漆上光工作。11月14日,档案馆暂借吴江县公安局档案箱133只、卡片箱13只。1982年,库房内安装1台空调器,与原去湿机配套使用。1984年,馆库增添空调、除尘器各1台;动工扩建档案库房。1985年1月12日,苏州市档案局要求吴江县建设综合性档案馆,吴江县档案局(馆)制定《关于建设县综合性档案馆的初步设想》,开始综合性档案馆的筹建工作。10月,扩建的800平方米档案库房竣工并交付使用,总投资17.6万元。档案馆建筑面积增至1320平方米,设办公室、档案阅览室(以下简称阅档室)、会议室、陈列室、库房等,其中库房面积1000平方米。是年,添置打字机、录音机、照相机,库房内基本上配置铁质、木质档案箱;档案阅览室添置15张新阅览桌和30把钢折椅;档案阅览室面积由原来的10平方米扩大到45平方米。1988年,增添温湿度自动控制仪、除湿机各1台,空调机2台。
1990年,馆库新添窗式空调机3台,铁质档案箱20套;设立核心库房,其温度控制在24℃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其他库房最高温度控制在28℃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45%~66%,达到档案保管要求。1995年,添置5层档案箱110套,档案柜17套,资料柜4列,空调机3台,除湿机2台,温湿度自动记录仪5台,录像机1台,更换灭火机20只,共投资20余万元。1999年,安装密集架41.7立方米,资料架10.94立方米;添置电脑、激光打印机各1台,立式空调2台,去湿机3台和灭火机。是年底,档案馆库面积1000平方米,因密集架、资料架,按规定折算面积,实际面积为1530平方米。馆库建筑基本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馆内业务和技术用房与库区基本分开,库房采用厚墙壁,墙壁和屋顶均设有隔热层,地面设有80厘米高的架空层等要求。门窗为木质门和密封双层铁质窗,并有窗帘,配有灭火机19只、水消防系统、空调机13台、去湿机8台、吸尘器1台,温湿度计11只、温湿度自动控制设备6台、安全报警自动化设备(与110联网),采用白炽灯,档案装具内放置防虫、防霉和微生物药物,装具有铁质档案箱268套,铁质文件橱28套,密集架12列,资料架6列。档案保管达到“八防”(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要求。
2000年1月28日,吴江综合档案馆被吴江市公安消防大队确定为吴江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001年8月2日,吴江市档案局向中共吴江市委、市人民政府提交《关于急需新建市档案馆的报告》。11月13日,吴江市档案局向吴江市人民政府提交《关于急需档案库房的请示》。2002年4月23日,吴江市档案局向吴江市人民政府提交《关于新建吴江市档案馆的请示》。10月15日,吴江市档案局拟定《关于新建吴江市档案馆的方案》。是年底,江苏省档案局两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吴江市档案局关于新馆建设的专题汇报。2003年1月,吴江市十三届一次人代会通过决议,将档案馆新馆建设列入吴江市人民政府2003年度重点实事工程。2月9日,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成立图书馆和档案馆新馆建设领导小组。4月1~2日,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视察吴江,对档案馆建设提出希望。12月20日,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举行档案馆新馆开工典礼,新馆地址在松陵镇中山南路。档案馆新馆工程建设理念为将新馆建成有时代气息、有地方特色、有文化氛围,符合档案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显现吴江城市精神,弘扬吴江先进文化的现代化档案馆。功能定位为通过配置温湿度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翻拍系统、影视编排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缩微胶片数字转化系统等现代设施,充分发挥新档案馆安全保管、信息传播、社会教育、文化交流和服务公众五大功能。2004年初,吴江市档案局在馆藏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暂借外单位40平方米的房子作档案库房,安装36.5平方米密集架,添置空调、去湿机各2台及湿温度仪1台,营造良好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档案库房。10月,新添置空调、理光数码复印机、理光数码印刷机各1台。是年,吴江市档案局建立文印室,所有文件的打印、复印工作统一由办公室进行。是年,吴江市档案局参与档案馆新馆建设中弱电系统的设计与招标工作。2005年8月14日,江苏省档案局局长韩杰到吴江市视察档案馆新馆工程建设情况。
2006年4月底,新馆启用。5月29日,吴江市档案局举行综合档案馆新馆开馆典礼,由中共吴江市委副书记范建坤主持,江苏省档案局局长韩杰、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中共吴江市委书记朱民、吴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徐明莅临现场致贺并讲话。典礼结束后,各位领导、嘉宾参观综合档案馆新馆。新档案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其中库房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设开放档案阅览室、电子档案阅档室、现行文件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展厅、检索工具集存、特色档案保管和计算机管理等有特色的工作面。馆内设温湿度自动调控、“110”自动防盗报警、火灾自动报警、阅档监控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安装档案密集架2000立方米,添置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设备。根据标准,审核接收包括电脑、服务器、交换机、扫描仪、触摸屏、一体机、投影仪、音响设备、摄像机、照像机等大量技术设备。新馆另配有与吴江图书馆共享的大厅、多功能报告厅和地下停车场。2009年7月初至9月底,在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和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对档案馆一楼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查档接待中心、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吴江名人展厅采用玻璃幕墙,增强了整体开放度和透明度。2014年,新辟转改制企业档案库房,安装档案密集架500立方米。至是年底,吴江综合档案馆馆房布局:一楼有查档接待中心、现行文件中心、开放档案阅档室、档案目录中心、缩微档案阅档室、档案暂存中心、综合展览馆、机要阅档室、声像档案阅档室、电子文件阅档室、名人展览馆、消毒室、珍贵档案陈列室、档案用品库、档案用品服务部、保安值班室;二楼为档案库;三楼有冲洗翻拍中心、档案库、组织部干部档案室、实物档案库、资料库、静电复印室、志书年鉴库、档案数字化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待销毁档案库;四楼有区档案局办公室、局长室、副局长室、保管利用科、业务指导科(行政服务科)、编研征集科、技术科、地方志编纂科、党团活动室、财会室、会议室、培训中心、老干部活动室、文印室。